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16-top_img.png

2017年盤錦市種植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17-09-15 瀏覽次數:526
2017盤錦市種植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相關要求,我市繼續開展種植業保險。按照《農業保險條例》及《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業保險工作的意見》(遼政發〔2015〕24號)等規定,落實好《遼寧省農委 遼寧省財政廳 遼寧保監局關于印發2017年遼寧省種植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遼農法[2017]44號)精神,結合我市種植業實際,現制定2017年盤錦市種植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繼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以各級財政提供保費補貼為引導,充分調動農民參保積極性,發揮農業保險機構市場主體優勢,進一步規范種植業保險經營,提高服務質量,有效化解農業生產風險,增強受災農戶恢復生產能力,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提供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穩步推進納入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品種保險

1.中央、省級、市縣級財政對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麥等5種糧油作物保險給予保費補貼。

2.2017年全市糧油作物保險條款按照省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保險機構簽訂的委托協議執行(協議另文下發)。

3.全市糧油作物保險投保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

(二)支持發展地方特色種植業保險

支持區縣、經濟區開展日光溫室大棚保險。省、市縣財政對日光溫室保險給予保費補貼。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日光溫室大棚保險條款按照《遼寧省農委辦公室關于印發2016年遼寧省開展日光溫室大棚保險工作委托協議的通知》(遼農辦法發〔2016〕309號)執行,2017年10月1日起按新簽訂協議條款執行。鼓勵中標各保險機構因地制宜在日光溫室大棚保險基礎上開展由參保農戶全額承擔保費的商業性附加險。積極探索水稻工廠化育苗季節性保險和日光溫室棚內作物保險,為2018年全市開展特色農業保險積累經驗。

(三)探索供給側創新

各保險機構可在“保險+期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積極進行供給側改革,針對新型經營主體試點開展價格保險、收入保險等創新產品。

三、財政保費補貼

(一)各級保費補貼比例

1.糧油作物保險

(1)產糧大縣。對我市列入財政部產糧(油)大縣獎補名單的產糧大縣的玉米、水稻、小麥保險,中央、省級、市級、縣級財政分別給予40%、30%、6%、4%保費補貼,農民交納20%。

(2)非產糧大縣。除產糧大縣外的其他縣區、經濟區糧油作物保險,中央、省級、市級、縣級財政分別給予35%、30%、6%、9%保費補貼,農民交納20%。

2.日光溫室大棚保險

省級、市級、縣級財政分別補貼20%、9%、21%,農戶交納50%。

當年補貼資金申請

1.申請材料

(1)各縣區、經濟區承保機構要根據投保單制作保險臺賬,填制《    公司    年度申請撥付中央、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表》(附件2,下稱資金表),并經市、省承保機構審核蓋章后報送縣級農業、財政部門。承保機構要保證投保單真實性、臺賬與投保單的一致性。

(2)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部門應根據投保單審核臺賬和資金表,審核通過后將臺賬和資金表報送市農業、財政部門備查。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部門要保證投保單、臺賬和資金表之間數據一致,要留存投保單復印件備查。

(3)各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部門向市農委、財政部門報送保費補貼資金申請材料包括中央、省、市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申請報告和資金表。

2.申報時間

投保工作結束后,縣區、經濟區農業部門要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對承保機構報送的資金表、投保單復印件和臺賬進行審核,審核確認后,由財政部門按所承擔保費補貼比例向保險機構及時撥付本級保費補貼資金。農業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于7月底前將本地區中央、省、市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申請報告和資金表報送市農委、財政部門。同時,各縣區、經濟區財政部門還需向市財政局提交當年保費補貼資金支付憑證、預算指標文件或資金撥付承諾函等。逾期報送保費補貼申請的,市農委、財政部門不予受理。逾期報送和拒報所產生的后果由各縣區、經濟區自行負擔。

)下年資金預算申請

省、市、縣三級承擔的保費補貼資金,分別由各級財政部門預算安排。縣區、經濟區農業部門應根據當年種植業保險投保情況和保險機構經營情況,充分征求基層政府和農民投保意愿,制定本地區下年度參保計劃,并按照當年補貼政策和產糧大縣名單編制本地區下年度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確定。8月15日前,縣區、經濟區農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將本地區下年度參保計劃和保費補貼資金預算申請報告及附表(附件1)報送市農委、財政部門。同時,各縣區、經濟區財政部門還需將本地區地方財政保費補貼資金預算安排落實承諾函上報市財政局。產糧大縣名單以當年財政部公布的獎補名單為準,若當年未公布,則以上年度名單為依據測算,市財政局、市農委將根據新名單予以調整。

四、規范展業經營

(一)承保機構

2017年繼續由省政府批準的在盤保險經辦機構,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盤錦分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盤錦中心支公司、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盤錦中心支公司3家保險公司在全市開展種植業保險業務。通過招標方式選定2家以上保險機構承擔種植業保險業務并簽訂委托協議。保險經辦機構中標后,穩定三年。各保險機構要將確定的承保范圍等情況于4月底前報省分公司(同時報市農委、市財政局備案),省分公司匯總后報省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按要求,今年我市繼續制定保險機構考核評價辦法,以縣區、經濟區為平臺對本區域內保險機構的承保展業、查勘定損、賠付、宣傳等能力和服務水平、合法合規水平及農戶滿意度予以考核,考核結果可作為選擇保險機構的重要依據之一。市農業保險領導小組將不定期進行抽查、督導。

(二)規范經營

1.承保展業要充分確保農戶的知情權和自主權,不得欺騙誤導農戶投保,不得以不正當手段強迫農戶投保或限制農戶投保。保險條款要嚴格執行遼寧省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與各省級保險機構簽訂協議中規定的條款。未按委托協議中規定條款展業的,財政不予保費補貼。保險機構可以通過“無賠款優待”等方式,對本保險期限內無賠款的投保農戶,在下一保險期限內給予一定保險費減免優惠。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可自行投保,也可以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或村委會組織農民投保。集體組織投保的,保險機構要制作分戶投保清單,詳細列明被保險人及保險標的信息,應包括被保險人姓名、住址、身份證號、“一卡通”號、聯系電話、投保面積、保險金額、交納保費及其他投保信息。投保清單在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或村委會核對并蓋章確認后,在村級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人流密集的公共區域進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本人應在保險業務單證(包括分戶投保清單)上簽字或蓋章,特殊情形可由直系親屬代為辦理。保險機構應及時將保險單或保險憑證發送到戶。承保后市、縣級保險機構要開展電話回訪,電話回訪比例不少于參保戶的15%,回訪電話錄音要存檔備查。市、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部門也要將電話抽訪作為檢查的重要內容。

2.定損理賠。保險機構要切實做到定損到戶、理賠到戶、理賠結果公開。要加強接報案管理,確保報案渠道暢通、報案流程規范和報案信息準確錄入。保險機構接到報案后,一般案件應在24小時內進行現場查勘。要積極利用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無人機、氣象分析等先進技術進行查勘定損。要加強現場查勘工作,提高定損規范程度,準確核定損失數量,鼓勵委托保險查勘理賠公估機構、農業技術等專業第三方機構協助制定查勘規范、開展查勘,可邀請出險地鄉鎮相關人員參與。保險機構不得隨意降低賠付標準,不得均攤或變相均攤賠款,嚴禁拖賠、惜賠、無理拒賠。查勘定損結果、理賠結果在村級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人流密集的公共區域進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后,制作分戶理賠清單,列明被保險人姓名、身份證號、銀行賬號和賠款金額,由被保險人或其直系親屬簽字確認。保險機構應在與被保險人達成賠償協議后10日內將賠款支付到被保險人糧食直補存折(卡)中。除10月份以后開展的日光溫室大棚保險理賠案件外,其他種植業保險理賠案件必須在11月30日前結案。

3.協辦業務。保險機構要嚴格遵守《農業保險條例》和《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2015〕31號)的規定開展協辦業務。保險機構可委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農村經營管理等機構及村級組織開展協辦業務,開設鄉服務站、村服務點,委托其開展承保、查勘、理賠等相關保險業務。協辦業務雙方要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按照公平、公正、按勞取酬的原則確定協辦費用,并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保險機構應定期對協辦人員開展培訓,包括國家政策、監管要求、經辦流程、人員責任等。如與基層農業推廣、農村經營管理等機構簽訂委托合同,應取得縣區、經濟區農業部門的同意。

保險機構應將每年確定的協辦機構和人員名單報省保監局備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協同推進

各級農業保險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本地區種植業保險統籌工作,及時向市農業保險領導小組匯報相關情況,確保種植業保險平穩運行。農業、財政、保險協會等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職,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密切配合、協同推進。

各級農業部門負責做好推進當地種植業保險的協調工作,協助保險機構引導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加種植業保險,開展政策宣傳、指導防災減災、組織開展政策調研等工作。

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做好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籌集、撥付、結算工作。

保險監管部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保險機構開展種植業保險業務,對保險機構承保、理賠等環節進行監督,依法查處種植業保險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保險機構切實擔起主體職責,做好宣傳工作,組織引導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保,按規定做好防災防損、承保、查勘、定損、理賠、統計上報等專業化服務工作,確保合法合規經營。

(二)強化管理,健全督導檢查機制

各縣區、經濟區要根據本方案和當地農業生產特點制定本地區種植業保險工作方案,貫徹落實好相關政策,督促指導種植業保險工作的開展。要繼續做好督導檢查工作,形成種植業保險運行監督機制。督導檢查要在宣傳、承保、定損、理賠等重要節點,深入到鎮、到村,直面農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將督導檢查結果納入到保險機構考核評價體系當中。保險監管部門要加大對保險機構合規經營檢查力度,不定期會同農業、財政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對侵害參保農民利益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市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將適時部署成員單位對全市種植業保險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通報有關情況。

(三)豐富內容,加大宣傳力度

縣區、經濟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開展好種植業保險宣傳活動,豐富宣傳內容,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種植業保險的群眾滿意度、知曉度和社會支持率,讓農戶了解國家政策。繼續辦好種植業保險宣傳周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特別是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以農戶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種植業保險相關政策和典型案例,樹立行業形象。各保險機構要充分利用基層服務網絡,在承保、理賠期間以發放宣傳冊、宣傳頁、巡回宣傳車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四)按時規范,做好材料報送、存檔等工作

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和保險機構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節點,按時規范報送相關材料。農業部門要及時掌握和跟進當地種植業保險工作開展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妥善處理。要加強檔案資料管理。要認真做好申報材料歸檔工作,市農業部門重點做好保險臺賬,縣區、經濟區農業部門重點做好投保單的歸檔工作。市、縣區、經濟區農業、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工作檔案,將會議、檢查、調研、宣傳等工作情況形成文字記錄、視聽影像資料,存檔備查。保險機構的保單、臺賬及查勘定損、公示、宣傳等原始資料,要按照《農業保險條例》等有關規定妥善保存。

縣區、經濟區要制定要將種植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宣傳照片于4月30日前,工作總結和保險機構考核評價結果于12月25日前報市農業保險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農業保險領導小組總評后報省農業保險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逾期未報的,將向各區縣、經濟區政府(管委會)進行通報。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00020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2022012107號-1 遼公網安備21112302000064號

聯系電話:0427-2822465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