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農辦發〔2025〕16號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盤農辦發〔2025〕16號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局相關科室、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市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做好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
2025年2月17日
(主動公開)
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和污染防治工作要點
2025年全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聚焦建設美麗盤錦,把生態文明建設各項部署要求持續貫穿到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各領域、全過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新時代建設現代大農業發展先行地提供堅實支撐。
一、堅決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一)高質量抓實問題整改。加強過程管控,逐條逐項落實整改措施,強力推進問題整改,高質量完成全部整改任務。強化攻堅克難,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進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堅持標本兼治,全面摸排梳理短板弱項和風險隱患,從源頭上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建章立制構建長效機制,鞏固提升整改成效。
(二)高標準開展驗收銷號。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整改責任單位要按程序,及時報送驗收申請,跟蹤推進銷號工作;督導驗收牽頭單位要組織相關部門認真開展現場驗收,達到驗收標準的出具驗收銷號意見,未達到驗收標準的,要督促整改,跟蹤督辦。對于已經完成審核銷號的任務,要及時完善整改工作檔案。
二、穩妥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工作
(一)推進種植業節能減排。開展科學施肥增效,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持續提高全市科學施肥技術水平。強化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推廣應用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化學防治替代技術,減少化學農藥投入;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高效植保機械,促進農藥產品結構與應用技術優化升級;強化農藥科學安全用藥知識普及推廣,促進農藥減量增效。
(二)推進畜牧業減排降碳。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升級改造,推廣標準化、智能化生產和精準飼喂技術,飼喂低蛋日糧,促進源頭減量,降低反芻動物腸道甲烷排放強度。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推廣,提高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
(三)推進漁業減排增匯。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漁業、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減少甲烷排放。發展灘涂和淺海貝類增養殖,推進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構建立體生態養殖系統,增加漁業碳匯潛力。更新改造漁船,推進節能減排。
(四)推進農機節能減排。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老舊農機更新,推廣先進適用的低碳節能農機裝備,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三、深入推進農業環保重點工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要認真落實“十四五”規劃和相關實施方案等工作部署,全面對標對表高質量收官要求,深入分析存在的差距不足,找準著力點和關鍵點,采取有力舉措,高標準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一是持續深入推進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堅持一個階段一個主題,緊盯重點區域和關鍵節點,壓茬開展“春季清潔”“夏季攻堅”“秋季提升”“冬季決戰”等4個農村環境凈化整治系列主題活動,持續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二是持續推進美麗宜居村建設。公布2025年美麗宜居村創建名單,遴選推廣不同村莊類型、地形地貌美麗宜居村建設典型,指導各地分層次推進美麗宜居村建設。
三是持續推進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常態化開展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主體作用,讓農民參與運行管護。
(二)加強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
一是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加強農田、果園、漁業水域等區域外來入侵物種治理,開展常態化監測預警,落實阻截防控措施,穩妥開展集中滅除。重點做好草地貪夜蛾、番茄潛葉蛾等重大危害種植業生產外來物種阻截防控,加強刺果瓜、黃花刺茄等外來入侵惡性雜草的綜合治理。落實工作機制,強化宣傳培訓,提升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治理綜合能力。
二是加強農業生物物種資源保護。指導相關縣區做好野生大豆、野生蓮、珊瑚菜等原生境保護點運行管護,強化屬地責任落實,做好調查監測,扎實推進農業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管理。開展農作物種子監管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開展漁業資源養護。持續在我市沿海海域及重要淡水流域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預計放流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及褐牙鲆等海淡水苗種規模6億單位以上。開展中國漁政亮劍遼寧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三)提升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水平
一是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加強技術培訓和宣傳,開展示范推廣,實施保護性耕作1萬畝。
二是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落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措施,逐級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對受污染耕地區域(優先保護類I2級)開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效果評估,科學布設評估點位,按點位抽取農產品評估樣品,對農產品和土壤重金屬含量進行協同監測,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以上。
(四)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實施科學用藥增效行動。加快推廣應用一批經濟實用、簡便有效的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化學防治替代技術,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專業化防治組織,促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43%,病蟲害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達到55%和45%,2025年依托項目實施科學安全用藥技術面積5萬畝次以上。
二是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夯實田間試驗、農戶調查、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基礎工作,多措并舉持續提高科學施肥技術水平。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3%,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穩定在187.1萬畝次以上。
三是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開展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持續推進秸稈“五化”利用。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提升專業化、市場化水平,培育設備適用、技術先進的秸稈加工轉化利用主體,提升秸稈產業化能力,推進秸稈利用社會化服務。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健全秸稈監測與評價體系,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探索建立可推廣、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機制,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3%以上。
四是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以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有關政策要求的宣傳,指導養殖場(戶)建立糞污處理和利用臺賬,以畜禽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加強臺賬管理。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推廣典型技術模式,開展技術培訓,加強示范引領。提升全市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基本配套。
五是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和廢舊農膜回收處置。實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示范項目,推動各縣區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回收處理機制,廣泛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增強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回收處理主體責任意識。加強農膜科學使用處置。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非標地膜、不按規定回收廢舊地膜等違法行為。推廣使用加厚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因地制宜建立廢舊地膜科學處置體系,鼓勵將廢舊農膜納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加強收集利用。健全農田地膜殘留監測制度。全市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六是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報廢機具種類范圍,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農業機械,推廣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機裝備,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機裝備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
(五)推進漁業健康養殖和污染防治
一是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立足我市實際,制定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行動方案,重點推廣多營養層級立體養殖、大水面生態增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技術模式,開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全面推進漁業健康發展。2025年,全市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海水工廠化養殖尾水全面實現達標排放,未實現達標排放的要依法依規予以關停。
二是大力發展海洋牧場。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為引領,進一步恢復漁業資源種群,改善水域生態環境,2025年,完成第九批遼東灣海域盛源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
三是提升漁港環境治理能力。壓實屬地和漁港經營主體責任,加大漁港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力提升漁民環保意識,切實改善漁港水域環境,提高漁港環境水平。2025年,名錄內漁港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置率達到80%。
(六)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加強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提升各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確保不發生獸醫實驗室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推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養殖環節病死豬集中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2025年市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保護
和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及措施清單
序號 |
工作任務 |
工作措施 |
責任部門 |
1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
逐條逐項落實整改措施,強力推進問題整改,高質量完成全部整改任務。堅持標本兼治,建章立制構建長效機制。及時驗收銷號,完善整改工作檔案。 |
各責任科室 相關縣區農業農村局 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 市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 |
2 |
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
推進種植業減排降碳;推進畜牧業減排降碳;推進漁業減排增匯;推進農機節能減排。 |
種植業管理科 畜牧產業發展和獸醫科 漁業漁政管理科 農機產業發展科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
3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
持續深入推進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壓茬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接續推進美麗宜居村建設,公布2025年美麗宜居村創建名單;持續推進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常態化開展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 |
鄉村建設和社會事業促進科
|
4 |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 |
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開展常態化監測預警,穩妥開展集中滅除。落實工作機制,強化宣傳培訓,提升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治理綜合防控能力。 |
市農業農村生態建設服務科 |
5 |
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開展農作物種子監管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等違法違規行為。 |
種植業管理科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 |
|
6 |
開展漁業資源養護。持續在我市沿海海域及重要淡水流域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預計放流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及褐牙鲆等海淡水苗種規模6億單位以上。開展中國漁政亮劍遼寧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
漁業漁政管理科 市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隊 |
|
7 |
耕地質量保護和土壤環境分類管理 |
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加強技術培訓和宣傳,開展示范推廣,實施保護性耕作1萬畝。 |
農機生產管理科
|
8 |
耕地質量保護和土壤環境分類管理 |
落實綜合管控措施,按規定建設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進區和中輕度污染調控區,推廣適宜我市的安全利用技術模式。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以上。 |
市農業農村生態建設服務科 |
9 |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
實施科學用藥增效行動。加快推廣應用一批經濟實用、簡便有效的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化學防治替代技術,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專業化防治組織,促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43%,病蟲害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達到55%和45%,2025年依托項目實施科學安全用藥技術面積5萬畝次以上。 |
市植物保護與土壤肥料服務中心 |
10 |
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夯實田間試驗、農戶調查、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基礎工作,多措并舉持續提高科學施肥技術水平。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3%,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穩定在187.1萬畝次以上。 |
市植物保護與土壤肥料服務中心
|
|
11 |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
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開展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持續推進秸稈“五化”利用。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提升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推進秸稈利用社會化服務。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探索建立可推廣、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機制,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
市農業農村生態建設服務科
|
12 |
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以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有關政策要求的宣傳,指導養殖場(戶)建立糞污處理和利用臺賬,以畜禽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加強臺賬管理。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推廣典型技術模式,開展技術培訓,加強示范引領。提升全市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基本配套。 |
畜牧產業發展和獸醫科(重大動物疫病應急科)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
|
13 |
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實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示范項目,推動各縣區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回收處理機制,廣泛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增強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回收處理主體責任。 |
市植物保護與土壤肥料服務中心 |
|
14 |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
加強廢舊農膜回收處置。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非標地膜、不按規定回收廢舊地膜等違法行為。推廣使用加厚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因地制宜建立廢舊地膜科學處置體系,鼓勵將廢舊農膜納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加強收集利用。健全農田地膜殘留監測制度。全市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
市農業農村生態建設服務科 |
15 |
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報廢機具種類范圍,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農業機械,推廣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機裝備,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機裝備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 |
農機產業發展科
|
|
16 |
漁業健康養殖和污染防治 |
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立足我市實際,制定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行動方案,重點推廣多營養層級立體養殖、大水面生態增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技術模式,開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全面推進漁業健康發展。2025年,全市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海水工廠化養殖尾水全面實現達標排放,未實現達標排放的要依法依規予以關停。 |
漁業漁政管理科
市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 |
17 |
大力發展海洋牧場。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為引領,進一步恢復漁業資源種群,改善水域生態環境,2025年,完成第九批遼東灣海域盛源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 |
漁業漁政管理科
市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 |
|
18 |
漁業健康養殖和污染防治 |
提升漁港環境治理能力。壓實屬地和漁港經營主體責任,加大漁港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力提升漁民環保意識,切實改善漁港水域環境,提高漁港環境水平。2025年,名錄內漁港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置率達到80%。 |
漁業漁政管理科
市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 |
19 |
動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
全面加強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提升各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確保不發生獸醫實驗室重大生物安全事件。 |
畜牧產業發展和獸醫科(重大動物疫病應急科)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
20 |
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養殖環節病死豬集中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
畜牧產業發展和獸醫科(重大動物疫病應急科)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 |
主辦單位: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00020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2022012107號-1 遼公網安備21112302000064號
聯系電話:0427-28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