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黨員干部都參加的大會,說了啥?
二是風腐同查同治。
會議強調,持之以恒狠抓作風建設,嚴管嚴查部系統作風問題,深化整治鄉村振興領域形式主義問題,持續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
做好“三農”工作,對部系統黨員干部作風要求很高。“三農”工作很細很實,事情得一件一件干、項目得一個一個抓;農業農村領域還有很多短板亟待補齊,“虛干”“蠻干”不僅浪費有限的資源,更影響鄉村振興進程。
說到底,抓作風建設就是要一個“實”字,實干真干,不來虛的。比如,抓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問題專項整改,就要求切實落實責任,盯緊每一個環節,不怕揭短亮丑,就是要動真碰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真正把高標準農田建成強農惠民工程,長期發揮作用。
繼作風建設之后,會議緊跟著要求重拳出擊深化反腐敗斗爭。兩者聯系在一起看,凸顯“風腐同查同治”。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強調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根同源、互為表里。飯桌上的“吃喝”、會所里的“奢靡”、私底下的“迎來送往”,這些不正之風后面,往往隱藏著腐敗的因子;而腐敗現象若屢禁不止,必將滋長貪欲,加劇不正之風蔓延。因此,部系統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既要“由風查腐”,見微知著、抓早抓小,又要“由腐糾風”,鏟除根源、標本兼治。
會議專門對農業科技、行政審批、新聞宣傳等重點領域,提出反腐敗的針對性要求。這些正是權力資源集中且容易出事的領域。
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工作高度重視,財政予以傾斜支持。農業科技資金不僅體量大,而且環節多,低效重復、騙取套取、違法侵占等潛在的廉政風險不小。農藥、獸藥、肥料、種子等行政審批審定事項,涉及的市場主體非常多,與農民的生產經營效益直接關聯,一旦出現問題,危害極大、影響面極廣。媒體的新聞報道權也是一種“軟權力”,同樣存在尋租和變現的空間。
推進部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圍繞這些領域的“關鍵少數”和重點崗位,“加快完善權力配置與運行監督制約機制,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最后是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當前,全黨上下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農業農村部部署了部系統學習教育工作重點,要求以上率下強化組織領導,分類指導推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長虹臥波認為,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決不能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中央八項規定,本身反對的就是形式主義、奢靡之風等不良風氣。組織開展學習教育,要聚焦主題、簡約務實,不能搞形式主義,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走形變味。部系統開展學習教育,玩不得虛、做不得假。不管是學習研討、查擺問題,還是集中整治、開門教育,都要奔著實效去,最終都要體現到作風轉變、為農民群眾辦實事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從這個第一步、基本要求做起,以學促干轉作風,推動“三農”重點任務落實落地,解決農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是開展學習教育的題中之義。還應認識到,對標對表新時代“三農”工作任務,黨中央有著更嚴的標準、更高的期待。要拿出恒心和韌勁,馳而不息地堅持下去,鍥而不舍化風成俗,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和思想境界,涵養務實、求實、扎實的優良作風。